大家知道世界四大博物館是哪些嗎?巴黎羅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俄羅斯冬宮,還有一個就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篇就帶大家來解鎖這個花上一整天可能也逛不完的博物館。 (圖片取自網路) 有看過Gossip Girl的就知道,沒錯,博物館的階梯就是Blair和她的小跟班們喜歡聚集的地方~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會博物館又簡稱The Met,於1870年時由一群美國公民發起構建,總展示面積達20公頃,館藏超過兩百萬件,從舊石器時代到當代藝術應有盡有。除了主館之外,在上城還有一座分館The Cloisters 修道院博物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花點時間去看看。 一年一度的Met Gala慈善晚宴也是在此舉行唷,時尚界和娛樂界的名人都會齊聚於博物館的台階上,電影八面玲瓏:瞞天過海就是以此為題材,當時的博物館每天晚上一閉館之後就成了電影片場。 (圖片取自網路) 博物館就位於中央公園,意外在網路上看到這張照片,占地真的有夠廣! 今天的紐約很反常的下起了大豪雨(我的鞋子還爛了😢),剛好安排了室內的博物館行程,館藏之多一逛就是逛到傍晚才離開,建議大家先果腹再來唷。 博物館的大廳很美,粉嫩的色調襯托出高雅的氣息。 另外提一下博物館門票部分,本來都是採自由捐獻的(要付多少隨意),但現在已經改囉,只有紐約居民及紐約、紐澤西、康乃狄克州的學生可以採自由捐獻,其餘成人都是25美元(65歲以上17美元,12歲以下免費)。 博物館一樓地圖。 博物館2、3樓地圖,點這裡開啟詳細地圖。 路痴如我連在博物館都能迷路(無奈),不過是因為這裡真的太大了啊哈哈哈,所以告訴大家我的小撇步,就是按照地圖上的數字逛,才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跑~(友人表示:你以為每個人都像你?) 博物館的館藏真的太多太多,我也沒有專業到能夠一一向大家介紹,不過參觀之前有稍微爬文參考,以下就整理出一些必看及我覺得蠻喜歡的館藏跟大家分享。 Egyptian Art 埃及藝術館部 埃及藝術館部所收藏的古埃及文物年代橫跨五千多年,這裡也是我個人覺得最精采的一區,古墓、生活用品、珠寶器具......等等,真實還原並記載了古埃及人的生活。 Mastaba Tomb of Perneb古墓是入場後看到的第一件收藏,這是紀元前24世紀古王國時期的埃及高官之墓,於1916年首次在博物館展出。 古墓內牆上的裝飾也非常細緻。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仍有生命,因此有了木乃伊的誕生,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這麼多木乃伊棺材,還有許多陪葬物、臟器陶罐,為古埃及區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圖片取自官網) 這是Hippopotamus ("William")陶器,超可愛的河馬威廉是博物館的吉祥物,忘了什麼原因沒拍到,但覺得實在太可愛了所以找了官網的圖片給大家看,博物館也出了很多威廉的紀念品❤️ 接下來是博物館必看,重點中的重點的The Temple of Dendur 丹鐸神廟,這是埃及為了感謝美國政府在1960年代協助其保存古蹟所贈送的。 這座神廟建於羅馬統治初期,原本位於努比亞地區,館方為了讓神廟更傳神地展示,還特地仿造神廟原址的環境,在周圍設計了水道。 壯觀的神廟為此區營造出一種靜謐的美感。 館方運用牆上投影的方式,讓參觀者更了解這些收藏背後的故事。 神廟牆上的雕塑也很值得細細研究。 Sphinx of Hatshepsut 女法老Hatshepsut人面獅身的坐像。 參觀完埃及藝術館部後讓我也好想親身拜訪埃及啊~~~ The American Wing 美國館部 美國館部主要收藏美國繪畫、雕飾與裝飾藝術。 (圖片取自網路)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The Charles Engelhard Court,這個庭園打造得真的很美,噴水池、雕像、休憩的座椅,加上周圍能夠讓陽光直射的落地窗,讓人彷彿置身戶外。 許多人會向噴水池裡投擲硬幣。 位於庭園中央的是Diana鍍金銅像,來自Augustus Saint-Gaudens,這座雕像的原型最初是麥迪遜廣場花園塔頂的風向標,而博物館內的這座則是比例縮小1/2的版本。 庭園旁甚至還打造了一面華麗的建築牆,裡面擺放的都是類似家具類的收藏品。 Arms and Armor 武器與鎧甲館部 這個威風凜凜的館部除了陳列許多歐洲騎士的鎧甲、武器外,也收藏許多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蒙兀兒帝國或日本武士的盔甲。 特別喜歡這區的陳列方式。 超帥氣的,讓我想起了好多部電影的情節。 第一次親眼見到日本武士的盔甲耶,有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感覺。 Medieval Art 中世紀藝術館部 中世紀的藝術大多是為了宗教所創作,所以這裡的收藏品都壟罩著一股神聖的宗教氛圍。 這裡展出的是2018年Met Gala的主題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顧名思義就是深入探索時尚與宗教元素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展出包括梵蒂岡提供約40件聖物在內,以及超過150套20世紀開始的當代設計師巧妙運用天主教意象為創作靈感的服飾。 每一套服裝都很令人驚豔,Heavenly Bodies是大都會博物館有史以來展出空間占地最大的展覽,這橫跨2000年的西方宗教歷史於2018年5月才正式展出,並預計展至10月8日,有幸能欣賞到真的覺得很幸運。 Robert Lehman Collection 羅伯雷曼收藏館部 Robert Lehman是雷曼兄弟的第三代掌門人,也是一位大收藏家,這區展出的收藏就是來自他的捐獻。他的收藏範圍非常廣,包括高更、莫內、雷諾瓦......等藝術家的畫作都能夠在這裡看到。 這幅Two Young Girls at the Piano是我在這區最喜歡的作品,來自Pierre-Auguste Renoir,小時候在美術課本就曾看到過,溫柔的色調與柔和的線條結合得恰到好處。 European Sculpture and Decorative Arts 歐洲雕塑與裝飾藝術館部 這區收藏了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到18世紀的法國歷代雕塑大師的作品。同時也運用王公貴族房間中富麗堂皇的裝飾藝術,重現了英、法最輝煌的時期。 (圖片取自網路) 這區有很多很精采的雕塑,蠻多人帶著畫本來這裡素描,對素描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嘗試看看唷! 這是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雕像,來自Antonio Canova,大家有聽過梅杜莎的希臘神話故事或是看過電影波西傑克森嗎?任何直視蛇髮女妖梅杜莎雙眼的人都會變成石像,梅杜莎最終被英雄Perseus所斬除。(我是小小希臘神話迷❤️) 19th- and Early 20th-Century European Paintings and Sculpture 19至20世紀歐洲繪畫與雕塑館部 這區所展示的主要是法國藝術,尤其是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畫家如莫內、梵谷、高更......等等,另外也有像是野獸派的馬諦斯與立體派的畢卡索等畫家的作品。 (圖片取自網路) 還記得我在MoMA那篇提到過的畫家Gustav Klimt 克林姆嗎(一路follow到這篇的朋友我愛你們❤️),這幅Mäda Primavesi也是他的作品唷,運用了許多浪漫的裝飾花紋,維持了他一貫的風格。 相信大家對Vincent van Gogh 梵谷都不陌生,這幅Self-Portrait with a Straw Hat (obverse: The Potato Peeler)正是他的自畫像。 可愛的銅像The Little Fourteen-Year-Old Dancer是Edgar Degas的作品,博物館也出了不少她的紀念品。有趣的是,女孩身上夢幻的蓬蓬裙是2018年才加上去的唷。 Musical Instruments 樂器館部 這裡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古今樂器,對樂器比較沒什麼研究的我,稍微看看就走了~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現代與當代藝術館部 因為展示的都是現代與當代藝術,所以很多人會拿這裡來與MoMA做比較,但不可否認兩者對於現代與當代藝術迷來說都是天堂,展出的收藏品也都非常精采。 (圖片取自官網) 那個...可能逛到最後真的太累,後面幾乎都忘了拍照哈哈,這裡分享以下四幅我覺得蠻喜歡的作品給大家看看,都是同個系列的唷,為Florine Stettheimer的作品。 The Cathedrals of Broadway, 1929 當年正值經濟大蕭條,許多美國人將目標轉移至娛樂圈以逃避現實,Stettheimer這裡畫出了當時百老匯的榮景,幾乎沒有暗示1930年代許多紐約人所面臨的惡劣環境。 The Cathedrals of Fifth Avenue, 1931 Stettheimer將目光轉向第五大道,以幽默的方式來看待上流社會及消費主義的現象,畫中新婚夫妻步出教堂,準備過上極盡奢華的生活。 The Cathedrals of Wall Street, 1939 Stettheimer將當時重要公眾人物與主要的金融機構連結在一起,暗示了紐約政治與大企業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畫中的建築就是華爾街的證券交易所唷。 The Cathedrals of Art, 1942 仔細看看畫中,左上角的Museum of Modern Art 現代藝術博物館、中間的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會博物館、右上的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Stettheimer利用這三個紐約主要的博物館畫出了藝術與這個城市的連結。 在1929年至1942年間的這四幅畫作中,Florine Stettheimer創造了紐約娛樂、社會、經濟與藝術間的非凡複合視角。 除了上面我介紹的各館部之外,另外還有Arts of Africa, Oceania, and the Americas 非洲與大洋洲與美洲藝術、Greek and Roman Art 古希臘羅馬藝術、Art of the Arab Lands, Turkey, Iran, Central Asia, and Later South Asia 中東與中南亞藝術、Ancient Near Eastern Art 古代近東藝術、Drawing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繪畫與印刷與攝影、European Paintings, 1250-1800 歐洲繪畫、Asian Art 亞洲藝術館部。 逛完博物館已經是傍晚五點多了,我們大約逛了快七個小時!而且有些館部我還只是走走看看而已,你就知道這個博物館有多大!逛完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好餓喔😂😂😂 # 大都會博物館小資訊: 地址:1000 Fifth Avenue, New York, NY 10028 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日 10:00am-5:30pm(星期五、六至9:00pm) 交通:搭乘地鐵4、5、6線至86 St 門票:成人25美元(65歲以上17美元,12歲以下免費) 官網:https://www.metmuseum.org/ 前往覓食的途中,我們特別選有經過Flatiron Building 熨斗大廈的路走,只可惜天色已晚,不然上午來拍一定更能襯托出這棟大樓的美。 1902年完工的熨斗大廈擁有多年歷史,它的出現也象徵著紐約摩天大樓時代的開啟,在它之後,紐約的城市風景線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它的外型起初不被大眾看好,誰能想到現在卻成了知名地標、觀光客必拍之地。 (圖片取自網路) 因為它的特殊造型,熨斗大廈也是多部電影和影集的取景地唷,蜘蛛人裡的Daily Bugle大樓就是它! # 熨斗大廈小資訊: 地址:175 Fifth Avenue, New York, NY 10010 交通:搭乘地鐵N、R線至23 St 接下來要推薦這次紐約行我覺得最驚豔的一家餐廳給大家,位於中城Korean Town 韓國城的韓式餐廳Her Name Is Han,"Once a day, comfort your soul with Han. "這是他們菜單上的slogan,我覺得我的靈魂真的被撫慰了啦~(很誇張😂) 現場等候的客人蠻多的,我們沒有事先訂位,所以等了半小時才有位子,附近有些紀念品店可以打發時間。 對了,大家有看到照片最左側的英文字母A嗎?這其實是餐廳衛生的等級唷,紐約市的餐廳都必須接受衛生檢查,而且依法令一定要將檢查結果貼於門口。檢查不合格的餐廳會被迫停業,而合格的餐廳則會依照乾淨程度給予A、B、C的等級標示,如果大家看到的是C,那就要多加考慮是否要進去用餐了😂(話說在紐約的這幾天我只看過一間C的耶) 我最喜歡石鍋拌飯和煎餅,我弟最喜歡五花肉,石鍋拌飯真的必點!!!去過韓國吃過最道地的石鍋拌飯,卻遠遠比不上這家,到現在還是不敢相信我吃過最好吃的石鍋拌飯竟然是在紐約!
這家就在帝國大廈旁,其實去帝國大廈看夜景那天我們本來還想再去吃一次,但時間太晚了,登上紐約行最難過😢😢😢 # Her Name Is Han小資訊: 地址:17 East 31st Street, New York, NY 10016 營業時間:午餐(星期一-星期日 12:00pm-2:30pm),晚餐(星期一-星期三 5:30pm-10:15pm,星期四-星期六 5:30pm-11:15pm,星期日 5:00pm-9:15pm) 交通:搭乘地鐵4、5線至33 St 官網:http://www.hernameishan.com/ 這篇寫得好累好累,因為害怕帶給大家錯誤的資訊,所以自己查了很多資料(我覺得我真的是查資料魔人😂)。總之呢,大都會博物館真的很值得去,就算你不是博物館迷也請務必到此一遊,帶給你的不只是知識及藝術的洗禮,更是亙古至今眼界的拓展❤️
1 評論
阿啾
6/10/2019 12:35:25 pm
寫得非常詳細 看完你的文章像真的到過博物館一樣👍🏼
回覆
發表回覆。 |